當孩子已經有能力走出門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的那一刻起,就是他能開始學習管理零用錢的時候了。
“錢不是從樹上長出來的”,父母若總是以自己的錢提供孩子各種所需,便無法讓孩子明白錢的價值,更無法進一步珍惜金錢所換來的任何東西。
Marie是位單親媽媽,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兩頭燒的繁重壓力,總讓她對7歲的兒子迪迪有種愛的虧欠感,不自覺地便以購物消費的方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,對迪迪提出的要求幾乎很少說“不”。
“媽媽,買那個給我!”迪迪在百貨公司指著昂貴的玩具要求母親付錢。
Marie正要掏錢,卻發現自己竟忘了帶錢包。
“對不起,媽媽今天沒有帶錢,我們下次再來買好不好?”
沒想到迪迪對這樣的理由完全無法接受,當場開始大哭,甚至指責媽媽沒帶錢包的不對。
Marie驚怒之餘當下頓悟,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,絕對與自己過往的教養方式有關。從前以為無條件的供給就是愛,沒想到卻無法教會孩子感恩與珍惜。看來,該是重新調整孩子金錢觀的時候了……但是,該怎麼做呢?
如果是你,會給迷惘的Marie甚麼建議呢?
讓孩子“花自己的錢”
相信每位聰明的父母,都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來教好孩子,但以這個例子來說,我要提出的建議只有一個,那就是:開始讓孩子“花自己的錢”。
是的,聰明的你已經想到,那正是“零用錢”!當孩子已經有能力走出門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的那一刻起,就是他能開始學習管理零用錢的時候了。
“錢不是從樹上長出來的”,父母若總是以自己的錢提供孩子各種所需,便無法讓孩子明白錢的價值,更無法進一步珍惜金錢所換來的任何東西。
定期少量給予孩子固定金錢
在孩子能獨立之前,“零用錢”是親子之間最緊密的金錢關係,定期少量給予孩子固定金錢讓孩子學習支配,能讓孩子因此學會理財,更能成為養成良好品格的正增強物。
我在兒童理財教育營隊中,總有一個單元是要讓孩子們在遊戲裡學會將錢分別存進“錢變多”和“快樂花”兩個儲蓄罐,除了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外,能克制多餘的消費慾望、分辨“想要”與“需要”的不同,是我更亟欲想讓孩子們擁有的觀念。
如果你是Marie,或許接下來在扭轉迪迪的觀念時,恐怕要費一番工夫與孩子的抗拒與情緒周旋囉!溫柔而堅定的態度,是教養孩子的心法之一,持續耐心地確立原則,守護孩子培養出自己的能力時,相信會是為人父母者最欣慰的時刻!Source: (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兒童理財)2012-02-12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